早上總是賴床,怎麼辦?

每天早上,像不像一場小小戰爭?
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早餐來不及吃,書包還沒整理好,小男孩還窩在被窩裡翻個身。「再五分鐘嘛~」他小聲哀求。看著即將遲到的時間,心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……這樣的早晨,你也熟悉嗎?


常見的做法有哪些?

遇到孩子賴床,大部分爸媽的做法大致分成幾種:

溫柔喚醒派:輕聲細語,耐心提醒,希望孩子自己起床。
(但有時小孩聽了又睡回去,拖到最後一刻。)

快狠準派:直接把孩子拉起來,強制進入出門流程。
(雖然能準時,但孩子容易情緒爆炸。)

放任自由派:讓孩子自己負責遲到,體會後果。
(長期有效,但短期常常讓家長心裡很糾結。)

每種方式背後,其實都是用心,只是步調和家庭狀況不同而已。


我們家的做法與嘗試

我們家一開始,是走溫柔喚醒的路線。每天早上,我輕聲拍拍小男孩:「寶貝,該起床了哦。」有時他聽話起來,有時翻個身又睡著。叫了三四遍,時間越來越逼近,我心裡也忍不住冒出一點火氣……

後來,我跟爸爸討論後,決定先把「不遲到」當作第一目標。所以現在,爸爸負責出門,只要時間到了,小男孩還在磨蹭,就直接抱上車。過程中,孩子偶爾會有小小情緒,但至少可以準時到達幼兒園,也讓早晨的緊張少一點。

等習慣穩定下來後,我們又慢慢練習讓他自己設定鬧鐘、自己起床。當然,也不是每次都成功,偶爾還是會小賴床,但比起一開始,真的已經進步好多了!教養的路上,就是這樣不停嘗試、不斷調整的過程。


最適合自己家的方式,就是最好的方式

其實,教養沒有標準答案。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同,有些家裡忙著做生意,有些家庭作息很緊湊,有些時候,溫柔喚醒真的不太容易做到。

這些都很正常,沒有哪一種方法一定比較好或比較差。重要的,是找到最適合自己家的方式。

只要我們是用心陪伴孩子的爸媽,不論是哪一種選擇,都已經很棒了。

祝福每個家庭,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,讓每一個早晨,都比昨天更輕鬆一點點。

到活動介紹列表 到親子話題列表 到科學小知識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