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可樂加曼陀珠會爆炸?

小孩最愛的「爆炸實驗」之一,
就是把一顆曼陀珠丟進一瓶可樂裡!

三秒之內——轟!
可樂像火山一樣從瓶口噴出來,
看起來像是「可樂生氣了」,但這其實是一個經典的生活化學現象喔!


🤔 曼陀珠加可樂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

  • 不是化學反應,而是物理現象。
    很多人以為是酸鹼中和,其實完全不是。這個爆炸現象,主要是氣體釋放的物理過程。
  • 可樂本身含有大量二氧化碳。
    可樂屬於碳酸飲料,瓶內壓力高,裡面溶解了很多 CO₂,打開瓶蓋後就已經會釋放氣泡。
  • 曼陀珠的表面超級粗糙。
    曼陀珠表面佈滿微小坑洞,這些不規則的結構會促使 CO₂ 迅速形成氣泡,讓氣體一下子瘋狂跑出來。
  • 表面活性劑加強氣泡釋放。
    曼陀珠中的糖衣、明膠成分能降低液體的表面張力,讓氣泡更容易擴張破裂,進一步放大爆炸效果。

📝 為什麼要用可樂,而不是別的汽水?

  • 可樂的 CO₂ 濃度較高,氣壓大。
    雖然其他汽水也可以觸發,但可樂反應特別猛烈。
  • 含糖可樂的表面張力更低。
    糖份與其他添加物會改變液體的張力,讓反應更劇烈。用無糖可樂試試看,效果會比較弱。

💬 小結論

可樂加曼陀珠的爆炸,是一場「氣體釋放」的極速魔法,
沒有火、沒有酸鹼,只有物理和化學交錯的精妙設計!

下次和孩子一起做實驗時,記得戴好安全裝備,
然後一起當一次氣體偵探吧!


📚 參考資料
Coffey, T. S., et al. (2008). Diet Coke and Mentos: What is really behind this physical reaction?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, 76(6), 551–557.
中文摘要: 研究指出,曼陀珠引發氣體噴發的主因是表面結構與氣泡核形成能力,並非化學反應,液體中成分會影響泡沫生成效率。

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(ACS). The Science Behind the Diet Coke and Mentos Reaction.
中文摘要: 透過高速攝影與物理分析,確認曼陀珠的顆粒大小、表面張力改變與氣泡生成速率高度相關,形成高壓泡沫柱。

到活動介紹列表 到親子話題列表 到科學小知識列表